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Hepatology, 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等杂志发表论文19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基金支持。
武汉高校科研院系及课题组陆续报名中,热度持续高涨,截至目前已报名超过60+课题组,参会的学生及相关观众数据马上突破500,热度不减,组学科研氛围在江城持续飙升。
孙桂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授,一直从事关于病毒感染、免疫和肿瘤的研究。
目前西湖欧米拥有多项专利,与百余家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医院、药企等建立了合作,并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蛋白组学论文。
裕策生物作为10X Genomics和华大智造的稳定合作商,提供10X所有单细胞测序服务以及华大智造最新一代升级版单细胞产品DNBelab C-TaiM 4,助力于有效解决细胞异质性问题,细分细胞亚群并发现新的细胞类型,以及了解细胞发育和分化的调控机制等。
熊南翔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2018年度荆楚楷模,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青年医师2016年度奖获得者。牵头制定专家共识和标准4部。
汪付兵, 肿瘤学博士,教授/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肿瘤临床检验诊断学工作。现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单细胞技术与肿瘤液体活检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湖北省杰青项目、医学青年拔尖人才第一层次,武汉市“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和湖北省科协“晨光计划”、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武大中南医院“优秀中青年人才计划”。致力于‘检验医学+’多学科交叉研究,聚焦“循环源标志物与肿瘤精准诊疗关键技术”这一重要科学问题
曹罡,深圳理工大学/中科院先进院 教授,荷兰NCMLS中心博士,冷泉港实验室博士后,深圳理工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PI,研究组组长,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长期从事新兴生物技术开发,尤其是单细胞空间组学,单细胞三维基因组学新技术的开发,FISH流式技术开发及其在神经免疫交叉学科和精准诊断中的运用。
目前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2篇)、Cell Research、Mol Psychiatry(4篇)、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Science Advances、Biological Psychiatry(2篇)、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等国际知名杂志,长期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一审专家,意大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衰老组一组组长,塞尔维亚共和国基金会评审专家。
汪晖武汉大学泰康医学院药理学二级教授、珞珈杰出学者、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兼任发育源性疾病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儿医院特聘教授。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毒理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专委会、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畸专委会/环境与发育源性疾病专委会副主委等。从事外源物发育毒理、胎源性疾病防治策略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点国合/联合重点项目、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等。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7项,主编学
金阳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呼吸危重医学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科研管理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肺癌肺结节早诊早治联盟主席金阳教授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专项等项目;牵头获得湖北省科技发明一等奖、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
第四届多组学科研与临床应用大会将于2024年12月28-29日在武汉举行,大会旨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各研究领域的信息与资源的共享,并通过会议把单细胞多组学从基础科研快速推进到临床。
安捷伦的仪器、软件、服务、解决方案和专家能够为客户最具挑战性的难题提供更可靠的答案。2023财年,安捷伦的营业收入为68.3亿美元,全球员工数为18,000人。ProteoAnalyzer 系统可分离 10 kDa 至 240 kDa 的蛋白质,能够在单次运行中分析宽分子量范围的蛋白质。
孙宝发,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神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多种肿瘤的单细胞以及表观组学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研究,发现RNA修饰甲基转移酶新组分以及新结合蛋白,阐明RNA修饰调控基因加工及对发育、再生和多种疾病调控的分子机理;通过单细胞多组学揭示神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病毒感染、癌症等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广科安德致力于打造产学研一体化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已在美国休斯顿、美国波士顿和中国杭州分别设有国际医学多组学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抗体及体外诊断试剂成果转化中心。广科安德长期与国内外顶级医院保持紧密合作,专注于肿瘤及其他严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汪丽恒博士于2023年8月作为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全职加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心血管所,血管稳态与重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汪丽恒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糖脂代谢稳态的转录免疫调控以及探索其在代谢疾病和衰老的致病机制。
鲲羽生物作为首批入驻脑创中心的企业,无论是从技术、平台,到产业、资金,都切实地感受到了脑科学研究与产业的浓厚氛围与独特优势。鲲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兴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研发型企业。公司主要以空间组学和基因原位检测技术为核心,专注于在空间位置的维度揭示生命分子位置与序列信息。
白凡,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兼职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焕一生物始终坚持 “前沿、创新、专业、严谨”的价值理念,以 AI+多组学为技术驱动,致力于在肿瘤、免疫等相关的疾病领域为广大患者与合作伙伴提供专业、科学、严谨的精准医学产品和科研解决方案。
8年,4篇顶刊2019年,他们共同发表了Cancer Cell论文,绘制了混合型肝癌的基因组图谱。在经历了八年的恋爱和共同完成四篇学术论文后,张冲和薛瑞栋这对夫妇为科研界带来了新的突破。这项研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领导,张冲和薛瑞栋分别负责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